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
2025-04-17
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,是一所以大气科学为特色,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。学校前身是1960年创建的南京气象学院,2004年更名为现名,历经六十余载耕耘,已成为我国气象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。
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,专任教师1700余名,其中包含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端人才。主校区位于江北新区龙王山麓,校园内绿树成荫,现代教学楼与气象观测场相映成趣,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氛围。22个学院涵盖理、工、管、文、法、农、艺等多学科门类,其中大气科学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连续三轮蝉联全国第一。
作为中国气象人才的摇篮,学校构建了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完整培养体系,拥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。特色专业如大气科学、应用气象学、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等全国领先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环境科学与工程等新兴学科发展迅猛。学校与全国气象部门建立深度合作,学生实习覆盖全国31个省级气象局,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6%以上。
科研方面,学校拥有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30余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,近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百余项。在台风监测、气候预测、环境遥感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,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重大奖项。国际交流方面,与耶鲁大学、夏威夷大学等百余所海外高校建立合作,是全球首个设立“气象英语”专业的高校。
校园文化独具特色,既有“明德格物 立己达人”的校训精神,又充满现代气息。大学生活动中心常年举办气象科普、电子竞赛等活动,校龙舟队多次在国际赛事中摘金。学校食堂的“气象主题菜肴”和樱花季的“气象观测站开放日”已成为网红打卡点,展现着这所高校特有的科技与人文交融的魅力。
面向未来,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正以建设“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”为目标,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,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、服务国家气象事业贡献智慧力量。这座气象领域的“黄埔军校”,正在书写着新的时代篇章。
学科代码 | 学科名称 | 学科评分 |
---|---|---|
0706 | 大气科学 | A+ |
0812 |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 B |
0712 | 科学技术史 | B- |
0701 | 数学 | B- |
0830 | 环境科学与工程 | B- |
1201 | 管理科学与工程 | C+ |
0835 | 软件工程 | C+ |
0810 | 信息与通信工程 | C+ |
0713 | 生态学 | C |
1202 | 工商管理 | C- |
0705 | 地理学 | C- |
0803 | 光学工程 | C- |
专业名称 | 修学年限 |
---|---|
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 | 4 |
金融工程 | 4 |
遥感科学与技术 | 4 |
通信工程 | 4 |
软件工程 | 4 |
财务管理 | 4 |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 4 |
行政管理 | 4 |
英语 | 4 |
艺术与科技 | - |
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| 4 |
自动化 | 4 |
翻译 | 4 |
美术学 | 4 |
网络工程 | 4 |
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| 4 |
经济统计学 | 4 |
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| 4 |
电子科学与技术 | 4 |
电子信息工程 | 4 |